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编辑

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注解中阐述:

资产阶级是指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的现代资本家阶级。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1]

Unter Bourgeoisie wird die Klasse der modernen Kapitalisten verstanden, die Besitzer der gesellschaftlichen Produktionsmittel sind und Lohnarbeit ausnutzen. Unter Proletariat die Klasse der modernen Lohnarbeiter, die, da sie keine eigenen Produktionsmittel besitzen, darauf angewiesen sind, ihre Arbeitskraft zu verkaufen, um leben zu können.

By bourgeoisie is meant the class of modern capitalists, owners of the means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employers of wage labour.By proletariat, the class of modern wage labourers who, having no means of production of their own, are reduced to selling their labour power in order to live.[2]

资产阶级通常也可称作资本家、布尔乔亚等,而无产阶级通常也可称为无产者。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本质上是互相敌对的。无产阶级付出了全部劳动,理应获得全部的劳动果实。然而资产阶级(以及持资产阶级立场的学者)则认为应该尽量降低工人的工资,以提高(资产阶级的)利润。也就是说,资产阶级的利益(利润)与无产阶级的利益(工资)之间存在矛盾。资产阶级在生产过程中并未付出与其收入成正比的劳动(或者根本不劳动)。劳动价值被资本所剥夺。换句话说,资产阶级会剥削劳工。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产阶级”是压迫者和剥削者;而那些为了个人利益,在阶级斗争过程中(无产阶级革命,罢工等)收受资产阶级的好处,在精神上或者行为上支持资产阶级而出卖了无产阶级利益的无产者则通常会被称为“工贼”或者“资产阶级的走狗”。

在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用语中,资产阶级主要是指那些控制了公司机构的人,控制的方法有透过对公司大多数股份的掌握、选择权、信托、基金、仲介或关于市场业务的公开发言。

在过去,“资本家”一词是指透过雇佣经理来为自己获利的、 管理着只按照订单上的要求制造特定产品的纯制造业企业的工厂主。由于这些企业的管理工作较为单一,因此这类人能够放心地把业务交给经理处理,自己则坐享其成。但在工业革命晚期,随着制造业变得愈来愈复杂,这类人已经大致上被市场淘汰。

在现今, “资本家”一词是指其财富主要透过“投机”得来的人,而他们不须要工作以求生,没有劳动就得到了劳动果实,本质上也是通过资本剥削无产阶级,这与亲自参与营运工作的企业家不同[3]。另一方面, “风险家”一词是指懂得审时度势的投资者,他们所作的投资有助于企业进行创新工作,他们也会向企业家提出关于企业营运的建议。

在现代非马克思主义的中文用法(即通俗的用法)中,资产阶级和布尔乔亚等称呼时常被用来指代富人,而无产阶级和普罗大众等称呼(普罗是从无产阶级Proletarian的头音而来)则时常被用来指代穷人,而不是以判断其是否掌握生产资料的方式来划分。

阶级并非一个同质的完整实体,许多分析家会对资产阶级进行更细腻的划分。这些划分有:

大资产阶级(high bourgeoisie):由最富有的人所组成,包括了企业家、贸易家、大地主等等。

中资产阶级(middle bourgeoisie):那些拥有固定继承财产或收入的人,他们比起上层资产阶级较不富有。

小资产阶级(petite bourgeoisie):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和财产,主要依靠自己劳动为生,一般不剥削别人的阶级,包括手工业者、小商人、自由职业者等。

法国

编辑

主条目:小资产阶级

欧洲资产阶级漫画

在英语中,“bourgeoisie”(资产阶级)一词通常用来指代中产阶级。然而,实际上,法语中的该术语涵盖了上层与中层经济阶级。[4]

这种误解也出现在其他语言中。在法国及许多法语国家中,“资产阶级”包含了五个不断演变的社会层次:petite bourgeoisie(小资产阶级)、moyenne bourgeoisie(中产资产阶级)、grande bourgeoisie(大资产阶级)、haute bourgeoisie(上层资产阶级)以及ancienne bourgeoisie(旧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Petite bourgeoisie)相当于今日所说的中产阶级,或指“介于中产阶级与下层阶级之间的一个社会阶层:即下层中产阶级”。[5]

纳粹主义

编辑

纳粹主义拒绝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阶级斗争理念,转而主张“民族之间的阶级斗争”,并试图在国家内部解决阶级冲突的同时,将德国视为一个无产阶级民族,在与富豪统治国家的斗争中奋起反抗。[6]

纳粹党拥有大量工人阶级支持者和党员,同时对中产阶级也极具吸引力。1920年代白领阶层中产阶级的经济崩溃,在他们对纳粹主义的强烈支持中占有重要地位。[7]

在1930年代初经济贫困的魏玛共和国中,纳粹党以提供食物和住所来实现其社会政策,惠及失业者与无家可归者——这些人后来被招募进棕衫军,即后来的冲锋队(德语:Sturmabteilung)。[7]

阿道夫·希特勒深受卡尔·卢埃格的民粹主义反犹主义和反自由主义资产阶级鼓动影响。当年身处维也纳时,卢埃格任市长,以激进煽动的演讲风格吸引了大众群众。[8]

当被问及是否支持“资产阶级右翼”时,希特勒表示纳粹主义并不专属于任何社会阶层[锚点失效],他同时指出其既不偏向左翼政治也不偏向右翼政治,而是从“两派”中保留了“纯粹”的要素。他说道:“从资产阶级传统阵营中,我们继承民族意志;从马克思主义教条的物质主义中,我们汲取活生生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9]

希特勒对资本主义抱有不信任态度,认为它因利己主义而不可靠;他更偏好一种服从于人民(Volk)利益的国家主导型经济。[10]

1934年,他曾告诉一位党内领导人:“当今的经济体系是犹太人创造的。”[10]

他还曾对贝尼托·墨索里尼表示,资本主义“已走到尽头”。[10]

希特勒还说,资产阶级商人“除了追求利润什么都不懂。‘祖国’对他们来说只是个空词。”[11]

他本人对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的统治资产阶级感到厌恶,称他们为“胆小的混蛋”。[12]

清芳推荐

福建男子200元买5只黄螺开出三颗龙珠!曾卖2200万,无法人工养殖
海尔空调柜机怎么清洗,我们应该怎么做
体育投注365下载

海尔空调柜机怎么清洗,我们应该怎么做

📅 07-15 👀 7407
三星 Galaxy Note5
第365用英语怎么说

三星 Galaxy Note5

📅 07-19 👀 7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