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
篮球世界杯是国际篮联举办的最高级别的篮球单项赛事。为了这次比赛,上海市篮协两年前就开始了记录台技术官员的选拔、培训工作。上海有着CBA比赛、WCBA比赛的优秀技术官员团队,在此基础上,上海篮协通过参与大型篮球赛事活动的契机,不断历练、考核团队成员,最终确定了参与篮球世界杯的技术官员名单。
技术官员现场执裁照片
我们的认真和努力,得到了上海赛区技术代表的高度认可。
本次上海赛区技术代表诺曼·伊塞克(Norman Isaac)来自印度,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位通过国际篮联TD考试(Technical Delegate)的技术代表,同时也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位登陆世界杯大赛的技术代表。在1/4决赛的第二场开赛之前,伊塞克先生面带笑容地与记录台技术官员提到:"I will fly to Beijing after tomorrow's game, this is all because of your great work. I thank you very much! (明天我就要飞去北京赛区了,这都是因为你们所做出的出色的工作,我非常感谢你们!)"
让我们来听听奋战了12天的技术官员们的心声
对于技术官员而言,国际大赛最大的挑战就是主办国要去用相对极短的时间去适应官方指定的电子器材以支持比赛,并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官方指定的电子器材,不一定是主办国常规使用的,这次世界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作为岗位是助理记录员,学习和掌握天梭公司的智能面板系统并不算最难,但是与记录台上伙伴们的协调和配合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引导比赛的节奏,感触最深的环节有以下几点:
1. 双方主教练员在请求暂停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多样化,这个相对比较容易在错 误的时机发出信号的环节要求我们在通晓规则的前提下,结合篮球比赛的常 识去理解球队和把握节奏,了解场上的攻防节奏甚至是某球队最基本的战术套路。
2. 与即时回放系统的联系:临场裁判员在做出初判之后,手持全场大屏幕和电 视台同步字幕控制权的助理记录员一定要牢记场上的初判以及判罚的性质和 结果,在极其偶尔的情况下,场上的初判队员会与最终宣判的队员不一致 (1/4 决赛中,临场 CC 在 IRS 之后改变犯规队员号码,经与技术代表确 认,CC 执行程序错误,但作为助理记录员,应当配合服从临场裁判的最终 宣判)。
3. 助理记录员,记录员和数据统计是一个团队:在后期的几场比赛中,我在岗 位上对这三组角色的配合上深有体会,尤其是快速比赛过程中容易错过得分 队员的号码,又或者是防守队误将球拍入本方球篮的情况(计入队员队长名下)。
就技术统计领域而言,之前中国根本没有统一的规范,随着世界杯的举行,我们获得了FIBA统计口径手册,我们接触到了最先进的统计软件,这个比之前国内自己摸索出的软件要专业的多。我相信,追赶上只是时间问题。
篮球运动的提高不只停留在几名场上打球的运动员本身,是一系列相关工作的整合。归化球员只能帮助提高短期成绩,而全面接触篮球发达国家的背后运行机制才是关键。世界杯让我们小小的试水了一下。接触到了最先进的记录台设备、技术统计规范及整合技术的运用。
从最初考察、选拔、理论培训及在线考核,到最后通过测试赛的磨合,两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两次FIBA线上考核、实操考试。我们技术统计团队顺利完成各项考核,最后来到世界杯舞台上。
此次FIBA派出的技术统计团队是来自德国的两位资深技术统计人员,在13场比赛中,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对每一个动作的界定,从头至尾一丝不苟,甚至可以说是严苛。正如德国人给全世界人民的印象一般,他们的严谨态度,让我们在岗位上,一秒钟都不敢松懈。在每场比赛结束后,组长娄隽翔老师会召集组员讨论比赛中发生的问题,做赛后工作小结,针对出现的动作疑问,进行统一界定,确保在剩余比赛中,万无一失。
——技术官员总结节选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这是上海赛区办公室(接待)负责人梁立刚在赛事期间始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我们上海篮协参与接待工作人员的工作准则。
12天“连轴转”的工作,多少让他显得有些疲惫,“接待工作确实比较累,我们每天基本上是第一个进入工作状态,最后一个结束。一般性从早上8点30分,晚上工作到12点、1点,如果有转场任务的话,就要通宵。因为根据接待流程,需要行李先上车,运动员再上车,我们一般晚上两点就会在酒店待命,确保整个流程顺畅。”
12天,
凝聚了我们所有工作人员的汗水与付出,
换来了篮球世界杯上海赛区的圆满成功,
更向世界展示了上海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国际一流赛事之都的决心和能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